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【我見我聞】內蒙古的羊

photo by 彥儀

前些日子才從內蒙古回來,近期正在整理照片。
內蒙的美在於數大,大草原、數以萬計的山丘、還有數不盡的牛馬羊驢,常常開車到一半,就從車上傳來驚呼的聲音「你看牛」、「天啊!是驢子」,接著師傅就會停下車子讓我們拍拍照。但你也知道,東西多了就會膩,每天都看這些,直到二、三天後車上的大家就開始呼呼大睡,即使這些原本覺得很美的景色不變。
始終都覺得草原是一個很赤裸的地方,因為無論再小的東西,在這上面都能被看見,逃也逃不掉,後來的幾天,除了偶爾不小心睡著,大部份的時間都專注地看著草原上的一舉一動。對於這些牲畜群來說,這個地方再好不過,但他們通常不接觸路邊,畢竟被人類按喇叭嚇多了。但在其中一天,意外遇到一群,他們就緊鄰路邊吃草。逮到機會當然要好好的拍照一番。
然而越是接近他們,即使很小聲,有靈性的羊群就越退越遠,似乎用著我們聽不懂但他們能彼此溝通的方式告訴彼此快撤退。然後同行夥伴就開下這張-「驀然回首」,他太特別了,讓我盯著他很久很久,似乎要跟說一些什麼,可惜你沒有嘴(呵呵)。
  
時序入秋,天津的天氣也漸冷,每個人紛紛套上大外套,其實不跟任何人講話,我根本看不出來跟其他人有什麼差別,但一開口,接著不可收拾的局面就會出現,批哩啪拉的一字一句都冒出來,「你是台灣人欸」、「聽說你們台灣很美」、「你們那裡很多好吃的」、「康熙來了停播你覺得怎麼樣」,那個「你」怎麼聽其實並不舒服,因為我似乎異於他們的存在。
翻一翻今天的Google新聞關鍵字,光是「中國」相關的新聞,今天一天超越50篇,這還只算國內,不算外媒(當然絕對不是因為習大大訪問英國所以特別多,其實其他時間國內新聞針對中國的篇幅也不少)。文章更是多,Facebook每小時隨意滑都能看到至少一篇跟中國相關的文章。
如果你有認真思考過他們存在新聞的意義,真是恭喜,沒有,那就聽聽我的觀察!記得,就是我的觀察而已啦!

雖然積極要建立台灣國還有台灣獨立的朋友聲音一直以來都很大聲,可是普遍像我這種「政治是上面的事,可是更關心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」的人似乎慢慢開始有聲音。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天下雜誌〔讀者投書〕台灣學生X中國學生/一位台灣交換生第一手觀察:我們沒有輸 或是風傳媒活下來或等死?無論喜不喜歡中國,都該親自去看看還有夾縫中的陸生等這系列的文章,開始關心起更多我們生活中的中國,不再像過去只是批評或是吹捧特質,但也確實,直到自己跨出來後,才發現更多從來沒有人跟我說的事。
我不覺得中國學生特別比台灣學生優秀,因為我們擁有很大的自主,知道自己要什麼,也更能勇敢追求。也不覺得台灣就是正統中國文化的保留地,因為在移墾的社會下,流著比其他人都複雜的血液,那些中國文化只不過是其中一部份,值得高興,我們什麼都有,什麼都是。越來越能虛心去學習中國的特質,即使意識形態不同。我就很喜歡中國朋友思考事情的成熟感,或許是過去的教育磨練練就現在的口條,但至少在每個見面的朋友中,他們的直接陳述,讓我很清楚知道他們的感受。
可是,好像還很缺一個聲音,就是我們擁有的特質敢不敢展現出來,並自信的說,這就是要讓對方學習的!很多時候是不敢的,甚至這正是近期很少文章提到這部份。
昨天參與一場中國企業宣講活動,受眾是本科應屆畢業生,主講是一家去年剛成立的新創公司。這家新創公司主打手機旅遊APP。內容什麼其實不是特別重要,可是當人事主管詢問台下,「你覺得自己的特質是什麼」。當下許多人回答「好學」、「喜歡旅遊」等等,人事主管並沒有特別反應,然鑒於還有中華民國兵役問題,我並沒有舉手,但心中有個答案。會後直接跑去找CEO明白表示台灣同學的身份,不是要來找工作,只是想表達自己聽完宣講會的感受,那種熱情,就是把我喜歡聽故事還有講故事的感覺完整表達,或許可能因為特別的台灣身份所以很吃香,但更多我相信是因為自己特質被看見,他告訴我,一聽你講話就知道你的熱情。沒有跟我談美食風景,但談的是我的態度、我的熱情,那是我的特質。結束對話後,人事主管飄過來找我要履歷,希望我寄給他。
確實,我們要更認識這個大鄰居以及這裡的人,然後記得我們都是一樣的人,都會大學畢業面對要不要考研、都會要找工作、都會面對煩惱、都有許多人際問題。就好像是蒙古草原上,眾多的羊群一樣,其實不是特別的存有。但別忘記,最獨特的自己,在一張照片中展現最不一樣的自己,那個就是你,然後讓別人想忘都忘不掉。你有嘴,你可以行動,你可以展現自己。因為你不是代表任何人,而是代表自己。

沒有留言: